橘子仁

首页 > 软件教程

软件教程

邓竟成,邓竟成 邵氏学堂

发布时间:2024-10-13 13:06:39 软件教程

邓竟成,邓竟成邵氏学堂:探寻历史名人的足迹

邓宛霞,一位著名京、昆剧演员,以其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她不仅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的得意弟子,更是京昆艺术协会的主席,为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1.邓宛霞的艺术成就邓宛霞,女,人,著名京、昆剧演员。她是京昆艺术大师俞振飞的得意弟子,并随著名武旦张美娟学习。在艺术生涯中,邓宛霞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参加《百花迎春》晚会,参与文联代表拜年等活动。她的代表作品有《武生泰斗》、《天桥梦》、《青河绝恋》等。

2.邓演达与演达学校邓演达,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与廖仲恺、叶挺并称“惠州三杰”。他出生于惠州淡水河畔的三栋鹿颈村,那里坐落着一所以其名命名的小学——演达学校。该校前身为“鹿岗书室”,是邓演达祖辈创办的,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邵氏学堂的历史背景长沙塘冲周氏自始祖大郎公徙居长沙县临湘都星沙之塘冲(今属长沙市望城区桥驿镇杨桥村)始,后嗣子孙在清一代科名鼎盛,人才辈出。自雍正癸丑年(1733),到光绪戊戌年(1898),塘冲周氏共出了14位进士、33位举人。邓绎(1831-1900)字弥之,一字辛眉,清武冈州南乡大甸湾(今大甸乡大甸村)人。他是邓辅纶之弟,聪颖强记,五岁能诗,十四岁入州学,17岁就读长沙城南书院,参加“兰陵词社”。与史邓辅纶、王岂运、李徨仙、龙汝霖被时入誉为“湘中五子”。

4.邵氏学堂的教育理念咸丰二年(1852)省亲南昌,寓居府斋,邓绎在南昌期间,曾创立邵氏学堂,以培养人才为己任。次年,清政府取消寻常小学堂,改蒙学堂为初等小学堂,七岁入学,学制五年,高等小学改为四年。这时,学校课程有读经、读古诗词、算学、史学、舆地、修身、理科、作文、图画、习字、体操等,但读经是主课,每天一节,体操只有兵式操。

5.邵氏学堂的传承与发展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美国人凌霄志在县城柳城创办了逸迩阁书院,成为国内最大的民办公益书院。邵氏学堂在邓绎的倡导下,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我国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邵氏学堂已成为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现代学校,继续传承和发展着我国传统文化。

邓竟成、邓宛霞、邓演达等历史名人及其创办的学校,在我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