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17,开学第一课读后感2024年800字
一、2017年《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1.1多地实景课堂,展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17年的《开学第一课》以“可爱的中国”为问题,通过“多地实景课堂”模式,将殷墟的甲骨窖穴、青海的雪豹栖息地、伶仃洋上的跨海大桥以及嫦娥六号登陆的月球背面等场景一一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些鲜活的场景描绘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壮美图景,让青少年们感受到祖国的伟大。
1.2融合历史与现代,传递爱国情怀
2017年的《开学第一课》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成果,还融合了历史与现代,通过讲述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千年画中游的奇妙旅程等方式,传递出浓厚的爱国情怀,激发青少年们的爱国热情。
二、2024年《开学第一课》读后感
2.1问题:“强国复兴有我”
2024年《开学第一课》的问题为“强国复兴有我”,通过王博教授对《儒藏》的讲解,让青少年们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激发他们为强国复兴而努力奋斗。
2.2历史与现代交织,展现伟大时代进程
2024年《开学第一课》以历史与现代交织的方式,展现了伟大时代进程。从典籍背后的守护故事到千年画中游的奇妙旅程,再到走进中国航空博物馆、见证科技的发展,美丽中国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2.3融合科技与人文,传递价值导向
2024年《开学第一课》融合了科技与人文,传递出清晰的价值导向:“强国复兴有我”。节目不仅让青少年们感受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和伟大的时代进程,还让他们明白了自身肩负的责任与使命。
三、对比2017年和2024年《开学第一课》
3.1问题对比
2017年《开学第一课》的问题为“可爱的中国”,强调的是爱国主义教育;而2024年《开学第一课》的问题为“强国复兴有我”,更加强调了青少年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3.2内容对比
2017年《开学第一课》通过多地实景课堂展示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而2024年《开学第一课》则融合了历史与现代,展现了伟大时代进程。两者在内容上有所不同,但都旨在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和责任意识。
2017年和2024年《开学第一课》都通过不同的方式,传递出爱国主义教育和责任意识。这些节目不仅为青少年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为实现强国复兴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