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告奋勇,自告自勇的意思解释
自告奋勇的内涵与意义
自告奋勇,这是一个富有哲理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勇气和担当,更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一种精神追求。今天,我们就来深入解读“自告奋勇”的含义,探讨它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1.自告奋勇的字义分解
“自告奋勇”这个成语,由三个汉字组成。“自”字,读音为zì,表示本人、己身,有自己、自家、自身等含义;“告”字,读音为gào,表示称说、表示;“奋勇”二字,表示主动要求承担某项艰巨的任务。
2.成语解释
“自告奋勇”这个成语,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三回:“这饶守原本只有这一个。”毛遂自我推荐,比喻自告奋勇,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这个成语常用程度较高,感情色彩为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成语结构为主谓式。
3.自告奋勇的举例
例如,在邹韬奋的《经历深挚的友谊》中提到:“我作毛遂自荐,居然被校长核准了。这样才勉强捱过难关。”这里,毛遂自荐就是一个典型的自告奋勇的例子。
4.自告奋勇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的关系
“自告奋勇”与“自力更生”、“自食其力”这三个词语在内涵上有一定的关联。自力更生指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把事情办起来;自食其力则是凭借自己的努力生活。而“自告奋勇”则强调在遇到困难时,主动承担起责任,勇敢地追求幸福。
5.自告奋勇在人生中的应用
在人生中,自告奋勇是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在面对困境时,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要有敢于挑战自我的决心。正如东汉时期的苏不韦,在面对县令李暠的勾结宦官、干尽坏事时,他主动承担起责任,最终将李暠的罪证找到。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
6.自告奋勇与人生信条
坚定这一真理信念,就会求诸己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德行善而自求多福,惩忿窒欲而远离祸患。或者说是藉由人生的修为或作为勇敢地追求幸福,而积极地规避祸患。自告奋勇正是这种信念在实践中的体现。
7.自告奋勇与扬善扶正
出自《尚书·毕命》,强调表彰善行、憎恨恶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重视扬善扶正。《左传》中说,善不可失,恶不可长。晋代杨泉说,善赏者,赏一善而天下之善皆劝;善罚者,罚一恶而天下之恶皆除矣。宋代陈亮评价诸葛亮,认为他“扬善而抑恶,使天下之人,莫不为之感动。”
“自告奋勇”这个成语,既体现了个人的勇气和担当,又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精神追求。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自告奋勇,勇敢地面对困难,积极进取,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而努力。